科普:幫信罪全稱是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,即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,還為其犯罪提供幫助的行為。如為其犯罪提供互聯網接入、服務器托管、網絡存儲、通訊傳輸等技術支持,或者提供廣告推廣、支付結算等幫助行為。
近日,微山縣破獲一起幫信案件,成為山東首例對持牌第三方支付機構打擊整治的案例。POS機公司
2021年3月5日,微山縣公安局接舉報后調查發現,轄區居民孫某駿等人銀行賬戶資金交易異常,這樣具有明顯轉移資金特征的行為引起了他們的重視。
“我們對嫌疑銀行賬戶進行查詢匯總,發現有小額測試、大額進出、快進快出、全天候操作的異常特征。這4個異常特征符合為網絡犯罪洗錢轉移資金的特征。”微山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張杰告訴記者。
通過對海量信息線索的分析,民警注意到一個經常在各種社交軟件上變更身份的境外虛擬賬號。經過縝密偵查,隱藏在虛擬賬號背后的一個名為“小強支付”的跑分洗錢平臺浮出水面。
“所謂跑分,就是這些卡商、卡農把自己的銀行卡號輸入到一個網站,然后接受指令,用自己的銀行卡接收幾萬塊錢的資金,然后迅速轉移到嫌疑人提供的另外一個銀行卡上去。”微山縣公安局網安大隊副大隊長張凱說,為打擊卡農、卡商、跑分洗錢平臺,微山縣公安局民警追尋遍布全國各地的小強跑分窩點,最終發現一個龐大的洗錢組織脈絡。
原來,“小強跑分”平臺只是洗錢的資金轉移通道,真正的資金存儲、轉移支付等各種功能,來源于一個名為廣東信匯的合法持證公司。如何深挖其中的脈絡,成了打擊工作的難點。
“該公司的合法業務與非法業務不好甄別,且從事非法業務崗位的人員也不好劃分。我們通過綜合分析,加上大數據研判,最終確定了該公司從事違法行為的人員及部門名稱。”張凱告訴記者,經過大量工作,在掌握事實證據鏈以后,微山縣公安局成立專案組,分赴上海、廣東、河南等地進行抓捕,將“小強跑分”平臺國內主要成員蕭某某、楊某等人一網打盡。
同時,微山縣公安局民警掌握了廣東信匯員工涉案線索。經審計,該公司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間,開展代付業務涉及的充值、代付總流入資金95.64億元,代付筆數為263.17萬筆。
目前,案件已進入移送審查起訴階段。POS機公司